首页  >  新闻中心  >  其它

分析仪器的智能化之路



分析仪器的智能化之路



十八世纪之前,人类大都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十八世纪以后,**次工业*命的到来开启了以机器代替手手工劳动的时代。2014年,在得过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概念备受关注。舆论认为,作为工业领域的全球**展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对推动“第四次工业*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次工业*命的产生,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降低成本,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二十一世纪的限制,在“工业4.0”时代,以智能化制造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命正在展开。

   我国起步相对较晚的仪器仪表行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摸爬滚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市场格局也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十二五”以来,智能仪器仪表收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去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在“工业4.0”时代,中国**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日前,工信部制定并下发了《**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计划提出了要加强**智能再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智能化再制造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快**智能再制造标准研制等八大任务。去年11月21日,国标委决定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全生命周期管理》等26项拟立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公示中,与智能仪器仪表相关的标准有3项,分别为《智能仪器仪表的数据描述 定位器》、《智能仪器仪表的数据描述 属性数据库通用要求》、《智能仪器仪表的数据描述 执行机构》。

   智能制造作为一个相对较为宽泛的概念,众多的发展模式并不利用智能制造技术统一的发展路线的形成,给企业推进智能升级的实践中造成了许多困扰。但从长远来看,大数据智能制造是国家自强的催化剂,是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2015年,《中国制造2025》正式印发,**推进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仪器仪表行业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仪器仪表行业也逐步走进了智能化时代。核电、物联网、智能电网等一批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智能仪表可期的发展前景。中国作为*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提供了*大的智能仪器仪表市场,大量的智能仪器仪表的“洋品牌”入驻,也为国内仪器仪表企业敲响了警钟。

   对于国内分析仪器制造企业而言,很多企业都跳过了数字化生产这一关键步骤而直接进入智能制造领域,但实际上,实现数字化是为了给智能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样品前处理为例,在现如今的实验室,样品前处理占据了实验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如果能够为实验室分析人员减少在样品前处理时所使用的时间,无疑会大大提升实验效率。因此,发展数字自动化技术,以此为基向智能化过渡,*终实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对分析仪器设备进行智能分析和控制。

   但从实际来看,国内制造业整体配套设施和基础都相对落后,缺乏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以及平台级应用,但大量民营企业和人才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着渴望,并且具备**发展的能力和实力,但由于资金的限制或是政策支持力度的相对薄弱,在智能化发展上难度颇大。

   因此,仪器智能化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同时相关部门以及政策的支持也必不可少。要让人才**和政策相匹配,让人才**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相匹配,避免科研人才因客观限制因素而阻碍**的步伐。

   智能化作为社会大环境中未来的发展方向,仪器行业自然也不能例外。中国智能制造战略方针指出,推进智能制造要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要实事**地探索适合自己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仪器仪表行作为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智能制造升级与自动化改造成果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现如今,“智能化”改造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潮流,以科技**为特征的“智造”将成为中国进入绿色发展良性轨道的必然选择。

浙公网安备 33020602000299号